我們先來回顧第四屆的得獎參賽者及作品。專業組分為平面媒體類、廣播類以及電視類。而平面媒體類又細分為新聞採訪報導獎、地方新聞報導獎、新聞攝影獎、新聞評論獎。廣播類分為新聞採訪報導獎、新聞播報獎。電視類分為新聞採訪報導獎、新聞播報獎。

平面媒體類

新聞採訪報導獎

       「客家美學經濟」系列報導.jpg

作品名稱     「客家美學經濟」系列報導 

服務機構      經濟日報

參賽人/代表   林政峰、龍益雲、李珣瑛、宋健生、吳秉鍇

 

作品介紹

「客家美學經濟」系列報導,分別以「客家色彩」、「客家工藝」、「客家圖騰」三大主題,每個主題全版呈現,逐步述說著客家花布、藍衫、陶窯、敬字亭的故事,最終再由「客家人傑」報導傑出的客家菁英為總結。

從採訪報導中發現,客家色彩、工藝與圖騰雖然都由傳統中誕生,然而與現代美學的結合卻是絲絲入扣,甚至自成一獨特的地方經濟體系,個個都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種子,具有無窮的可能性。

經濟日報是全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媒體,藉由這次客家美學經濟系列報導,讓更多國內企業菁英了解客家文化的豐富內涵與傳承,盼能為發揚客家文化盡棉薄之力。

入圍理由

從客家特有文化創意,呈現其工藝、色彩與圖騰交織而成的美學經濟概念,頗具新意,報導深入詳實,且能凸顯觀念傳播與文化傳承意涵。

 
好客闖天下.jpg 
作品名稱 好客闖天下 

 

服務機構 商業周刊-alive優生活

 

參賽人/代表   馬萱人、盧怡安

 

作品介紹

「好客闖天下」專題報導中,我們的確見到一群非常具開拓性格的客籍藝術、設計工作者。他們皆有走向國際、看回自我的體驗。難得的是,他們並非直接移植海外所學所見,而會歷經思考、爬梳,再和客家母體融會,產生全新創意基因,進而反向對國際友人輸出他們的新創作與客家傳統文化之美。

例如來自高雄美濃的創作歌手林生祥、陶藝家蕭立應、「歡喜扮戲團」創辦人彭雅玲、拿過德國IF設計大獎的包裝設計師彭喜埶等人。

本專輯所介紹的這群客裔,皆一致肯定:維持緊密之客家傳統正是他們無窮的養分。但他們也絕不甘於只抄襲老祖宗的創意,而是更大氣的追求國際經驗洗禮

入圍理由

以「客琴」、「客儉」、「客苦」闖天下為報導主軸,賦以現代意義詮釋傳統客家精神,凸顯客家子弟的視野與創造力,頗為傳神。


地方新聞報導獎

 

薪傳客家系列.jpg 

作品名稱     薪傳客家系列 

 

服務機構 中央通訊社

 

參賽人/代表   黃彥瑜

 

作品介紹

 「家」有多大?薪傳客家系列報導客家族群對於家族與宗族的重視。「宗族篇」探討客家建築蘊含文化傳承,擴大宗親維繫同心圓;「宗祠篇」以籌建中的新埔宗祠博物館為例,探討客家宗族觀念的文化保存;「掃墓篇」則從湖口張六和家族每年都有來自各地約1500名子孫趕回家鄉祭祖的例子,探討客家宗族觀念的傳承。

 薪傳客家系列除了中文報導,也翻譯成英文新聞,並被China Daily引用,以「Family First」為題刊於4/11 HK Edition  

入圍理由

 以平易生動的文字,深入北台灣客家的宗族、宗祠和掃墓等文化現象,展現客家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生命力,引人發思古之幽情,個體與集體跨越空間與時間的緊密聯繫,映照出北台灣客家文化既是歷史的,又是當代的,更是令人感動與充滿力量的。

 

苗栗縣政府拆除古窯現場紀實.jpg 
作品名稱     苗栗縣政府拆除古窯現場紀實

服務機構 苗栗縣社區大學 

參賽人/代表   葉日嘉

  

作品介紹

200918日,這是個苗栗縣文化史上,客家文化資產史上,不會被歷史忘記的一天──苗栗縣政府,用強硬的政策手段,摧毀了地方珍貴的陶窯文化資產。我以我個人所見所聞,做了一個現場紀實報導。

身為地方保窯團體的一員,從一開始,為維護窯爐安全發起的各項行動,獲得社區居民的支持,也因此,在苗栗縣政府強行進行拆除任務的當天,我們接到熱心民眾的電話,便以最快的速度集結、趕往現場進行護窯,得以見證這場拆除行動,予以紀實。

本篇,儘可能的、忠實的紀錄呈現現場。這是紀錄台灣珍貴地方文化資產、客家文化資產冤死、枉死的過程,也是控訴台灣政府官員推諉卸責的狀書。

入圍理由

 以網路另類媒體突破主流媒體的侷限,及時紀錄及評論苗栗地區客家文化資產---古窯的拆除爭議及抗爭過程。展現新媒體公民記者介入地方公共事務的行動力,亦由網路發揮報導影響力,促使地方人士提升對此議題的重視,也促成縣府必須回應疑慮及說明,新聞價值及影響力值得肯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kkahja 的頭像
    hakkahja

    第五屆客家新聞獎

    hakkahj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