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媒體類新聞採訪報導獎

 

廖文和布袋戲團 
揚名國際.jpg

作品名稱     廖文和布袋戲團 揚名國際

服務機構     南華大學傳播系

參賽人/代表   林麗齡

作品介紹

布袋戲用閩南語發聲不稀奇,用客語發聲才稀奇! 雲林縣二崙鄉的廖文和布袋戲團,是首屈一指的國際布袋戲團,他們不只講台語也講客語,不僅在去年受邀前往華盛頓白宮表演,還在2008520日的總統就職典禮演出,團長廖文和表演的劇目都 是自創自導,只要有他們表演的地方,幾乎都是座無虛席。

不僅如此,他還在二崙鄉的三和國小教學客語布袋 戲,用客語發音,融合布袋戲偶,讓小朋友上起鄉土課來不會覺得乏味,廖文和布袋戲團團長認為要學習母語也要跟藝術做結合,這樣才有文化的藝術價值。

入圍理由

詳實介紹廖文和利用布袋戲融入客語教學,也改良 傳統布袋戲吸引年輕族群,並將此藝術推向國際,具可讀性。

 

 客家八音傳承基地 
後龍客家戲曲學苑.jpg

作品名稱     客家八音傳承基地 後龍客家戲曲學苑

服務機構     國立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參賽人/代表   傅麗萍

作品介紹

苗栗傳統客家八音對比97年末卡列拉斯在苗栗盛大開唱的情形,顯得勢單力 薄。後龍客家戲曲學苑這群年齡層多集中在中老年的學員,努力不懈地練習著客家八音,特殊的樂音雖然引人入勝,卻沒有多少人知道,也鮮少有人聆聽過。

鄭榮興校長表示,從不否定政府推廣苗栗的用心, 但是希望政府也能關注到小地方的小人物,正為了苗栗地區的傳統文化,默默付出。給他們一點鼓勵,給他們一個表演的天地,就能給這些本土的傳統技藝一條生 路。

入圍理由

與 卡列拉斯應邀至苗栗演唱盛況空前,對照客家在地戲曲推廣之艱難;點出推廣客家傳統音樂之困難,凸顯新聞主題。

 

 

影音媒體類新聞採訪報導獎

 

古窯成苦窯-地方文化保存的省思.jpg  

作品名稱     古窯成苦窯-地方文化保存的省思

服務機構     國立聯合大學 

參賽人/代表   吳季昕、凌品諭

作品介紹

此報導針對2008年11月份到2009年3月底期間之苗栗川竹古窯拆除事件做一深度報導。藉此議題突顯地方文化保存問題的癥結所在,如地方跟中央的文化部門各行其道難以形成共識、政府與民間溝通不良等,導致許多地方文化逐一無辜消失。

身為客家傳播系所的學生,在人際脈絡和社會位置上,較無負擔和牽絆之限制,自覺更應重視客家地區的地方文化延續,故藉此極具爭議性的在地性公共議題報導,來別於學生作品一向偏重人情世故的印象;此外,也希望透過本作品的拋磚引玉,引發更多客家學子一同來思考地方文化的「未來」該如何走下去,而非只流於「當下」的懷念。 

入圍理由

從苗栗古窯拆除事件的相關報導,突顯出台灣古蹟保存政策的矛盾與爭議;更難能可貴的是,完整捕捉到古窯拆除倒塌時的現場畫面,清楚呈現出地方人士為保護古蹟所做的努力與無奈心聲,令人動容。

 

工藝角落-客家竹門簾.jpg

品名稱     工藝角落-客家竹門簾

服務機構     高苑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

參賽人/代表   魏圓融、高郁棻、戴佩妤

作品介紹

六堆客家傳統竹門簾是過去客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工藝用品,可說是六堆傳統住宅的一大特色,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住家房門的入口懸掛竹編的門簾,即便是現在,在傳統的客家民宅中亦時可看到竹門簾的足跡。

現代門簾已經成為夕陽工業,有時要尋找一戶門簾還很有點困難,然而客家人還是心中充滿了對門簾的憧憬及記憶,使新家能以門簾帶來客家文化濃濃的情懷,客家門簾已經烙印在客家人心房的某個角落。 

生活習慣的改變及塑膠製品的普及,這項傳統技藝逐漸勢微,尤其是傳統農村建築已被新式洋房所取代,竹門簾作工費時且需求量減少,編織竹簾的行業也逐漸沒落

除了保留原手工作法外,亦需加強其手工的精緻化,其與現代機器製竹簾作區隔,使之除實用功能外,並具有極佳的裝飾效果,且由實用功能轉為具獨特之文化意涵及純裝飾功能的藝品或以竹簾製作壁飾或掛飾的可能。

入圍理由

深入剖析客家手工編織竹簾行業的沒落與轉型問題,同時也彰顯出傳統手工技藝企圖藉由提升實用功能,賦予現代文化意涵的努力與用心,藉以提醒國人重視客家傳統技藝傳承的相關議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kkahja 的頭像
    hakkahja

    第五屆客家新聞獎

    hakkahj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